首頁 即時動態(tài) 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啟動丨讓生活更藝術

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啟動丨讓生活更藝術

來源:家居百科 時間:2021年12月22日 15:53

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紀實片首發(fā)


金秋送爽,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啟動。設計之春以藝術想象力和設計創(chuàng)造力探索建立新生活方式和新消費模式,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老北京、新生活增添魅力。

-主旨發(fā)言-

宋濤:

設計之春打造理想的設計生態(tài)需要從更高層次和更大維度進行入手。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未來,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將引領新消費,成為新引擎,增添新動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需要全面推動消費的創(chuàng)新、融合、重塑和激活,而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應運而生。草場地國際藝術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二十年的發(fā)展積淀,擁有良好的藝術底蘊。設計之春也經(jīng)歷了蓬勃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量。兩者的結合將成為“設計之春”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發(fā)展理念的具體印證。像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正是促進消費市場高品質(zhì)、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將在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中發(fā)揮不可缺少的作用。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希望,無論是藝術、設計、還是生活都生機勃勃,北京需要這樣有專業(yè)而高質(zhì)量的藝術生活示范區(qū)為“老北京、新生活”增添新光彩。

周宸宸:

北京是一個變革的城市,有獨特的前沿之處,在某種意義上具備先進性和先鋒性。同時北京是一個兩極分化的城市,草場地的構成也是一個兩極的狀態(tài),是北京的一個縮影。各國的藝術家匯聚在草場地,邊上村民板車吆喝就在周圍發(fā)生,構成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畫面,塑造了草場地獨特的氣質(zhì)。草場地發(fā)展到今天這個狀態(tài),并非靠某一個人的意志所轉移,是積極的演變而非消極的消亡,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環(huán)境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過程。今天中國大部分人已完成了生活的原始積累,社會正面對著精神上更深層次的追求與向往的變換,而精神藝術也比以往更加迫切地嘗試接近人們的生活,這是一個兩極相互交融的時代。作為設計師,一面要理解藝術與哲學提出來的終極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明白并掌握社會現(xiàn)實的各種復雜的方式與規(guī)則。在這基礎之上,設計師嘗試給出相對正確且可實現(xiàn)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變與融是一切變化的背景。在中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階段,從我們的角度看藝術與哲學指引下的生活方式,可能才是這一切變革的真正方向,而今天的草場地,匯聚了這一切的鑰匙,而不僅僅是在之前的兩極分化和魔幻現(xiàn)實的狀態(tài)。作為設計師,希望草場地能夠有合理的或相對正確的改變。草場地已經(jīng)具備了這樣的要素,甚至整個社會的大背景也具備了這樣的要素。草場地有真正能夠代表精神驅(qū)動的部分,同時也有依然保持著最質(zhì)樸生活的真實的居民和生活的狀態(tài)。雖然藝術塑造了草場地,但是真正的生活令草場地區(qū)別于整個中國所有的藝術區(qū)和設計區(qū),這是一個真正的原發(fā)原生的實驗場。希望設計師帶著相對客觀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加入,加速讓草場地的精神和生活融合,形成它獨特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能夠代表整個社會變革的實驗田。人類的每一個行業(y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無論是藝術家、設計師還是各行各業(yè)的生活者,我們都只是分工當中的一環(huán),最后需要攜手才能共同進步。希望藝術可以一如既往地在草場地成為一切的基石,它應該是一切的基石。而設計師們可以更多地從草場地汲取養(yǎng)分,并負責任地影響、塑造草場地的生活方式,而村民也更加努力地生活。設計可能會比藝術更能直接地影響和改變他們而更好的生活,反過來讓大家更能理解和更需要真正的藝術。當這一切形成正循環(huán)的時候,草場地的生活方式便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形式,而是社會邁向發(fā)達狀態(tài)的核心之一。所以草場地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希望能夠塑造出來的,而草場地的生活方式,也許是未來的一切的答案。


毛然:

在本次發(fā)布活動上, 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建設者代表毛然先生通過展示草場地將近20年的照片,分享草場地的“前世今生”,講述了草場地的變遷。毛先生首先從灰房子與紅房子所在位置還是草場地村里的蔬菜大棚與露天垃圾場開始講述,陸陸續(xù)續(xù)租地,做建筑改造。通過照片記錄了草場地從村民宅基地的改造到藝術空間的建設進度與草場地國際藝術村園區(qū)創(chuàng)建方在草場地的幾個項目。然后通過地圖,整體展示目前村民宅基地、企業(yè)用房(包括藝術空間)與停車場各部分元素占地范圍與位置現(xiàn)狀。最后,毛然表示,希望更多的人來,共同將草場地做得可能性更多一些。


溫浩:

草場地是一個魔幻的地方,非常吸引人。隨著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需要,一個將文化、藝術、設計和生活相交融的坐標呼之欲出。在這個坐標形成之前都是以單一坐標形式存在的,比如藝術的坐標是藝術的坐標,設計的坐標是設計的坐標,文化的坐標是文化的坐標,生活的坐標就是生活的坐標。而設計之春·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具備了這種可融合的基礎,這種融合一體的內(nèi)容將會成為北京新地標,并且是一個不可再生的地標,因為它具有文化、藝術、設計的底色,設計之春令它們與生活方式相結合,進一步增強了設計之春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的發(fā)展理念和內(nèi)涵。

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啟動會,相信草場地會成為北京未來新消費一個不可忽略的新場景。希望未來五年,草場地設計之春能成為北京具有影響力的新生活地標! 

-研討- 

『 01 』

聽聽嘉賓老師與草場地之間的故事。

崔燦燦:

我來草場地差不多9年,見證了草場地挺大的變化,草場地村口有一個“國際藝術區(qū)”,最早有四家西方畫廊入駐:前波、麥勒、亞歷山大、藝門。疫情前后幾年,這四家畫廊相繼離開,草場地變成以設計為主體,由設計師來主要擔當?shù)牡胤健?/p>

草場地有一個特點,它具有混雜性。草場地交匯著兩種夢想:一千五一個月,一個洗手間帶一間臥室,是一種夢想;人均三百平到四百平,是另一種夢想。在這個交匯的地方有兩種餐廳:一種是打卡餐廳,主要吸引文藝青年來消費;還有一種是西域美食、沙縣小吃、村里的烤油餅,差不多人均十元以下的消費,可以在這個地方找到另外一種幸福。所以草場地不僅有藝術的夢想、設計的夢想,還有在這生活著的非常多的外來人的夢想,我覺得這是草場地非常重要的地方。

草場地還有一個福利是它建立了社群。我跟草場地的藝術家基本都有合作,一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非常好,二是我們住在一起,是鄰居,它勾連了一個新的社群關系。

華黎:

我的工作室是2013年搬來的,在灰磚房241號院15號。我最早來草場地是2003年,當時覺得這是一個特有意思的地方,它在城市邊緣,很有態(tài)度。我來也有8年了,一直感覺在北京,但又不在北京。作為建筑師,在這村里感覺是一個另類、少數(shù)派,但還挺有意思,能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朋友。設計和藝術是兩個有關系的領域,但又很不一樣,現(xiàn)在有更多設計界的朋友和內(nèi)容進來草場地是特別好的轉變,也希望我們今后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互動。

賈明輝:

草場地對我來說,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和它的村民是共生的。在草場地更有意思的是,我很多在草場地的朋友都搬走了,畫廊也搬走了,但是在草場地的小賣部,在那個角的百貨店,你能發(fā)現(xiàn)營口出的德華手包小豆冰棍,這在北京還挺難找。 

趙趙:

我在草場地已經(jīng)16年了。我第一次進草場地的時候是地鐵轉公交,再搭小三輪過來,根本沒人知道草場地在哪。當時在北京打車都不知道草場地,只知道芳草地,2005年之后才稍微好一點。其實我很早就開空間了,但是做的全是非盈利的項目,當時因為空間非常小,一樓做展廳,二樓是工作室,所以我就做了一個美術館的概念,很多藝術家在那做過展覽,很多年輕藝術家在那做過實驗性項目,也是唯一在草場地最久的非盈利空間。

梁建國:

設計之春的項目和示范區(qū)在這里啟動后,有一點特別好:如果我的客戶問去哪里買家具,我就說去草場地,你去草場地轉完以后,你知道國內(nèi)的品牌就基本齊了。

草場地蠻好的,不開心的時候來轉一轉,它會帶給你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到院里待一待,看看書,喝喝茶,聽聽音樂,曬曬太陽,這是一個很幸福的地方,這里的村民是挺幸福的。

沈?qū)毢辏?/p>

2019年的春天我拿到紅一號院的鑰匙,但是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打造空間,因為這里太美,我們不舍得動一磚一瓦。大概是一月快春節(jié)的時候,下了一場特別大也特別美麗的雪,我認為瑞雪是歡迎U+進入這個院子,但是不巧的是雪過后疫情來了,我們在這個院子又安靜了半年。

這半年時間讓我們更多地思考生活的方式到底是以什么呈現(xiàn)。感謝有這樣一些不同的設計師朋友,扎根在這個地方,我們都做了藝術生活事業(yè)的先驅(qū)者、先行者。有了設計師的介入,藝術草場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會帶來更多不一樣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態(tài)度,這是一個藝術生活可以自由發(fā)散的地方,我希望它越來越好。

任小勇:

我覺得這是特別可喜可賀的事,中國的原創(chuàng)設計終于在北京有一個特別集中的、而且是有藝術背景的空間。我們這些年一直想找對設計特別合適的空間,非常難,草場地真的是一個奇跡。

宋濤:

前年疫情期間毛然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我這有個院子,你來吧。我說行,我一定來。之后我又邀請了張啟、曹峰、魏明輝,我們四個人在104號院做展覽、生活,開了無數(shù)場的朋友聚會,這個時光跟記憶是最重要的。特別榮幸我們今年又租了草場地100號院,聚集了一幫藝術家一塊做創(chuàng)作,王嶺、我還有昊宇,我們又把藝術這塊撿起來。設計與藝術,我覺得是不可分的,是共生共長的狀態(tài),藝術跟設計的融合也是我們設計之春努力的方向。

劉峰:

草場地對于我來講,就是一個特別魔幻的后花園、游樂場,很多藝術家朋友的工作室都在這里,今天又有很多設計圈的朋友搬到這里。草場地就從“游樂場”變成了一個我們類似于家的地方,一個更有溫度的地方。  

『 02 』

談談關于邊界的消融與共同體的發(fā)生。 

劉峰:

藝術和設計肯定有邊界,但這個邊界也在交融,在交融邊界的養(yǎng)分是很大的,像魚在很多江河往海匯集的地方會很好吃。草場地之前是個藝術區(qū),今天又是一個設計聚落,其實它一直在平行地發(fā)生,設計藝術的交融在生活的界面里是分不開的,也不需要刻意分開。比如趙趙,他的當代作品和他研究的古美術,非得要切分一個邊界嗎?我認為不需要。又如宋濤老師,本來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很多紙本水墨作品,但是這和他另外一個設計策展人的身份也沒有必須要分清。所以這個界限讓它模糊就好,讓它融合就好。我學雕塑出身,這些年也在設計圈里做策展等很多事情,沒有覺得特別割裂。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天的飲食起居,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融合在一起的。索性感性一點,讓它自然地去發(fā)生,去模糊就好。

宋濤:

我在草場地做的Yuan Museum其實就是藝術與設計博物館。我覺得走到今天,特別在中國,設計可能會越來越偏藝術化,很多藝術家也會做一些偏設計的藝術衍生品。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節(jié)點,大家自然而然走到今天這一步,包括草場地的變化:一開始都是藝術家工作室、畫廊,慢慢有設計師品牌。就是變遷的變化,而且是共生的,不是說誰來了誰走了,大家都在這一個地方會有更多的交集或更多的交流。

任小勇:

從市場這個角度說,中國當代藝術已經(jīng)有好的發(fā)展,市場也早有規(guī)模??上部少R的是這些年中國當代設計開始崛起,大家開始消費市場、消費設計??蛻艏依锩?,好的畫需要好的家具,展廳也需要好的藝術品,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沈?qū)毢辏?/p>

今年設計之春U+展覽的主題就是邊界的消融,這和我們今年的產(chǎn)品設計也是相關的。剛才談的主題很大,把它聚焦到我們自己的產(chǎn)品屬性來講,今年的探索是成功的,至少它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多樣性。未來的世界一定是邊界消融,不僅在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思想甚至整個空域里都是邊界的消融?,F(xiàn)在草場地的狀態(tài)就處于消融的過程,原本這里都是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很神圣、很有靈性,后來加入一些設計師,除了藝術的本身,生活的多樣性,溫暖的東西可能會慢慢注入我們這個場域里。這就是一個逐漸消融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整個生活是有益的,它不介意你是誰,它只告訴你,你的生活有多么美。 

梁建國:

我覺得這個邊界一定會消融,一定要消融。從室內(nèi)設計看,其實我大部分的東西是來自于藝術作品,先有藝術作品的感覺才去做空間,或者先有家具,找到那個啟發(fā)的載體是很重要的。所以對于我,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邊界的消融,因為邊界越多,受到的約束就越多。到了今天還要談科學藝術生活,因為載體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多變化,如果還是按照傳統(tǒng)意義與傳統(tǒng)方式去做,即藝術是藝術,設計是設計,科學是科學,那就很麻煩。

趙趙:

所謂藝術或是設計,在我這沒有一個所謂的區(qū)分的東西,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動物,他會喜歡這個喜歡那個,會有潮流性會有聚集性。藝術和設計之間沒有特別分裂或是分割的地方,關鍵是看怎么用,不是說怎么交融,如何用它,用好它,就是一種智慧。

賈明輝:   

藝術和設計或者是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沒有邊界。中國古代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豐富的,每一個文人他都會有文人畫,都會有詩歌,都會有音樂,它們沒有分得像分類似的。設計師好好做設計,好好完成產(chǎn)品,所謂的藝術就產(chǎn)生了,我不認為它有什么所謂的邊界,或非得去做一個至高無上的偉大的任務。

華黎:

邊界存不存在,主要取決于怎么看。藝術、設計還有建筑都是一種具有精神能量的事物,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載體,不同的媒介呈現(xiàn)。對于建筑來說,可能它跟每個人的生活會關系得更緊密,甚至還帶有一種強制性,天天在房子里實際上會形成一種日積月累耳濡目染的影響,是不能逃避的,這可能跟藝術品在美術館里是兩種狀態(tài)。但如果我們把建筑、設計看成是藝術,它們在本質(zhì)上應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創(chuàng)造一種精神的影響和作用。 

崔燦燦:

從策展人角度看,藝術、設計、建筑在兩個地方是一致的,交合的。比如第一點,在專業(yè)上我們都在處理空間問題,都在處理點線面的無限的變量問題,都在探討材質(zhì)的問題,都在探討轉折點和連接點的問題。在工作上我們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都是有這樣相同的對象,相同的點線面的關系,相同的時間變量和空間的模數(shù)來完成我們的工作。第二點是它的精神性,無論是藝術、設計、建筑,我們都在面對人和自然關系轉化的問題,階層設計、階層建筑的問題,人的精神自主性的問題。家具、房子、人,都存在身份問題,關于身份的認同問題、民族問題等等。但實質(zhì)問題是我們在為什么工作。從包豪斯開始我們建立了一個現(xiàn)代主義的系統(tǒng),這個現(xiàn)代主義是設計、藝術、建筑同體的,同時我們建立了一個設計、藝術、建筑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和個人之間的關系,和我們的身份、政治等等一系列之間的關系,所以我覺得它最終還是一個功能的問題。對我們來說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提出觀念、重構想象力遠遠大于我們對媒介的偏執(zhí),所有的媒介都是為了重新構建人的意義、生命的尺度、對世界的想象力、重新連接人和世界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是我們共同為之工作的一個核心。

『 03 』 

希望在未來的草場地示范區(qū)里看到什么? 

崔燦燦:

第一是我繼續(xù)住這兒,第二是別拆遷。

華黎:

希望草場地變成一個真正吃喝玩樂并結合精神交流的共同體。

賈明輝:

希望有更多的餐廳、酒吧、小圖書館,或者有更多不同類型的、不同年齡段的人到這來玩,不都是網(wǎng)紅打卡,希望能夠像紐約的SOHO那樣就更好玩了。 

趙趙:

我也很務實,墻上最好別是空的,多點藝術品。

梁建國:

希望草場地越來越好玩。

沈?qū)毢辏?/p>

我是這里的村民,我要做好村民!

任小勇:

希望早日做村民。

宋濤:

希望草場地是我們在北京的烏托邦。

劉峰:

希望草場地越來越魔幻,希望大家能夠“破圈”,更開放一些,讓更好玩的人都進來。

汪莎:

我們正處于一個城市更新的大的歷史進程中,想法或者是因興趣、精神集結的共同體有可能變成城市更新的典范,也有可能成為讓更多人享受藝術與設計的精神場域,我們希望設計之春所倡導的互通、互融、共生的生活方式,能夠為老北京新生活提供新的探索。謝謝各位嘉賓的分享,謝謝你們的故事和愿望!

-結束語-

侯正光:

夢想的交集,讓設計之春與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融合這件事發(fā)生了。去年設計之春啟動的時候,我們暢想可不可以把草場地變成如今這樣,結果今年真的發(fā)生了,呈現(xiàn)了。看起來非常偶然和夢幻,但實際上存在很多必然。設計之春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打造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的生態(tài)”,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tài)點,就是設計之春希望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四天的展覽,還希望能夠到中國一些好的城市和區(qū)域落地,真正成為一個固化的、常態(tài)的生態(tài)。草場地是設計之春第一個落實原創(chuàng)生態(tài)的實驗地,叫它示范區(qū)一點不為過。

所以除了感謝設計之春策展人,感謝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建設者,更重要的還是感謝今天以及往屆參與我們設計之春所有的品牌們、設計師們等等所有的工作人員以及我們草場地真正這些原住民們。有這么好的一個群體,才能讓大家把那么小小的夢想聚集在這兒,一點點呈現(xiàn)。最后我用艾青的一首短詩來結束。這詩的名字叫《樹》: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生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我們就是一顆顆看起來孤立的樹,但是下面都在一起,謝謝。

相關知識

快訊 | 設計之春·CIFF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發(fā)布三年發(fā)展戰(zhàn)略
設計之春CIFF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第49屆中國家博會(廣州)三年戰(zhàn)略發(fā)布
設計之春 首屆中國當代家具設計展7月見
富士帝新品來襲 全新設計,讓藝術走進生活
一半藝術一半生活,F(xiàn)AENZA法恩莎提供藝術生活范本
慕思丨CALIASOFART×楊明潔:打造直抵人心的家居藝術生活美學
以藝術之名,F(xiàn)AENZA 法恩莎再定義生活高品質(zhì)
普樂美好設計,讓藝術與生活距離更近點
為什么這些設計大咖都來了?以藝術之名,F(xiàn)AENZA 法恩莎再定義生活高品質(zhì)
Harmony Home攜手思南公館打造一體式“藝術生活”新體驗

網(wǎng)址: 設計之春·北京草場地藝術生活示范區(qū)啟動丨讓生活更藝術 http://motorhomedigest.com/newsview58714.html

推薦即時動態(tài)